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科技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生命早期构筑肠道微生态多样性——低聚糖与肠道微生态关联”分论坛圆满举行

9月17日上午,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分论坛“生命早期构筑肠道微生态多样性——低聚糖与肠道微生态关联”在中国成都圆满举行。本次分论坛汇集了来自全球肠道健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与低聚糖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为生命早期建立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次分论坛得到菲仕兰食品配料的大力支持。

本次分论坛由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研究员和菲仕兰食品配料的Arjen Nauta博士共同担任分论坛主席。论坛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欣教授、江南大学刘小鸣教授,以及来自菲仕兰食品配料的Arjen Nauta博士主持。菲仕兰食品配料生命早期营养市场总监Floor van der Horst发表致辞,对参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11.png 

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研究员


12.png 

菲仕兰食品配料生命早期营养市场总监Floor van der Horst


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局食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Cathy Lordan博士带来了开场报告——《母乳低聚糖和生命早期营养微生态的联系》。报告中分享了母乳低聚糖(HMOs)属于结构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其不会被婴幼儿胃部消化而直达结肠被肠道微生物群体所利用。因此,HMOs有助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展,并防止病原体侵入。通过了解微生物对母乳低聚糖的代谢及婴幼儿肠道的影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支持婴幼儿健康。

 

 13.png

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局食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Cathy Lordan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副主委王欣研究员作了题为《母源组分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的报告,指出新生儿出生的前几个月肠道微生态受到母体全方面的影响,强调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新生儿出生后前三天的喂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粪便中的sIgA、SCFA、粪便氨和总胆酸的水平,提示人生第一口奶的质量对建立人体健康的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14.png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欣研究员

 

菲仕兰创新中心肠道与消化健康高级科学家Arjen Nauta博士分享了《探索低聚糖组合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和科学认识》,报告指出,母乳作为婴幼儿营养的黄金标准,不仅滋养新生儿,还有助于培养肠道菌群。其含有的多种不同的母乳低聚糖(HMOs)能在刺激如双歧杆菌这样的有益菌群增长的同时,抑制有害菌群的过度增长。低聚半乳糖(GOS)含有上百种基础结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HMO,发挥部分作用。将2'-岩藻糖基乳糖(2'-FL)与GOS结合可在短双歧杆菌方面实现互补效应,同时在产酸能力方面实现增强效应。


15.png 

菲仕兰食品配料肠道与消化健康高级科学家Arjen Nauta博士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副主任刘小鸣教授带来了《低聚糖与肠道微生态的个性化干预》的报告,介绍了作为有益肠道菌群的能量来源,功能性低聚糖具有抗炎、抗肥胖、抗糖尿病和免疫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当使用功能性低聚糖进行营养干预时,其类型和剂量等因素将影响个体化干预的效果。

 

 16.png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刘小鸣教授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王津博士在《膳食纤维和肠道微生物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的报告中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和疾病的影响。结合研究组的相关研究,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膳食纤维、肠道微生物组及相关疾病之间的互动,并对膳食纤维-肠道微生物组-疾病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展望,为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17.png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王津博士(王硕教授团队代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委盛晓阳教授在《营养与婴幼儿肠道健康》报告中详细论述了肠道健康在婴幼儿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婴幼儿的肠道特点和营养需求,以及婴幼儿与成人的胃肠道不同特点及特殊的营养需求,探讨如何根据婴幼儿需求提供有益于肠道健康的营养成分。


18.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盛晓阳教授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以“可持续营养助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不同组织、国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3500余人参会。共100余场分论坛,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聚焦学科前沿理论、研究与技术,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热点,内容涵盖营养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营养与健康、基础营养研究、食物与营养、全生命周期营养、营养教育、临床营养、精准营养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