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研究动态

如何补充辅酶Q10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CMD),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等,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近几十年来,CMD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血压升高是导致CM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影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降低血压对于降低CMD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许多临床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例如肾脏或心功能不全、咳嗽和抑郁等症状。因此膳食营养已被视为防治高血压的常用策略之一。

辅酶Q10,是一种类似于维生素的脂溶性苯醌,又被称为泛醌,在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质子转移和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其广泛参与体内生物代谢过程,是细胞代谢和细胞呼吸的激活剂。如果人体内缺乏辅酶Q10,就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心衰、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症状。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辅酶Q10补充剂可降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收缩压,但是每日最佳摄入量尚不清楚。此外,补充辅酶Q10对人体外周血中辅酶Q10浓度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评估。2022年12月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meta分析,对此进行了研究。该文通讯作者杨燕教授对其进行了解析。

image.png

研究方法

经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三个数据库,获取自2022年3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关于辅酶Q10补充剂对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及95%可信区间,采用1阶段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评估辅酶Q10补充剂和血压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使用GRADE评分系统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辅酶Q10对CMD患者的降压效果

研究共纳入2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831名受试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辅酶Q10可显著降低CMD患者的收缩压4.77 mmHg,同时人体外周血中辅酶Q10的水平升高1.62 μg/mL。即使收缩压的降低幅度不大,但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辅酶Q10的降压作用最重要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由于氧化应激可以降低一氧化氮(NO)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导致血管收缩,补充辅酶Q10可提高NO生物利用度,诱导血管舒张发挥降压作用;其次,辅酶Q10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从而降低血压水平;第三,辅酶Q10可促进血管扩张剂——前列环素的产生,引起血管舒张,降低血管阻力;最后,辅酶Q10降低血压的作用可能也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辅酶Q10对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血脂异常患者服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能够在抑制胆固醇的同时,抑制自身辅酶Q10的产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辅酶Q10浓度与健康人相比也较低。对于自身外周循环中辅酶Q10浓度较低的人群来说,补充辅酶Q10有效地缓解体内辅酶Q10缺乏状态,因此可能产生更好的降压效果。

此外,长期服用辅酶Q10,可以充分发挥降压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辅酶Q10超过12周方能发挥降压作用,可能与其进入人体后达到降压的阈值浓度所需的时间有关。多个临床试验同样证实了长期服用辅酶Q10有益于人体健康。在KISEL-10研究中,服用辅酶Q10联合硒补充剂长达5年,可使老年受试者(年龄:70-88岁)的心血管死亡率降低53%。同样,服用辅酶Q10长达2年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并降低43%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因此,长期补充辅酶Q10将对CMD人群的血压产生有益的影响,尤其对于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人群

多少剂量可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该研究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补充辅酶Q10与收缩压之间呈“U”型的关系曲线,每天补充约100-200mg可最大幅度降低收缩压,而更高剂量对收缩压的降低效果逐渐减弱(图1)。由于辅酶Q10是一种亲脂性化合物,在胃肠道经过复杂的主动转运,遵循非线性吸收过程,随着辅酶Q10剂量的增加其吸收速率降低。虽然长期服用高剂量辅酶Q10对成年人耐受良好、未见不良反应,但根据目前分析结果,100-200 mg/天足以有效地降低CMD人群的收缩压。

image.png

1. 辅酶Q10与(A)收缩压和(B)舒张压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观点

本研究的人群可能联合使用了辅酶Q10和降糖、降压药物或降脂药物。因此,单独使用CoQ10补充剂对于CMD人群血压管理的效果,目前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其次,纳入的原始研究干预时间短、样本量小、缺乏相对较高的剂量的干预。同时,GRADE评分系统对该研究的评级仅为中等至极低质量。因此,未来需要开展严格的设计、大的样本量以及更长干预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辅酶Q10补充剂对CMD患者血压的效应及最佳摄入剂量。

辅酶Q10广泛的存在于各种天然食物中,但不同种类食物含量差异较大。具体而言,各种肉类食物的辅酶Q10含量高于谷物、水果和蔬菜等植物源性食物。辅酶Q10在动物组织中,例如动物脏器牛心中含量相对较高,超过100 mg/kg、牛肉(16.1-36.5 mg/kg)、禽肉(14-21 mg/kg),其他富含辅酶Q10的食品,鱼、坚果和某些油类中含量也相对丰富,如沙丁鱼(5.1-64.3 mg/kg)、花生(26.7 mg/kg)以及豆油(53.8-92.3 mg/kg)。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源性合成是辅酶Q10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年龄增长或心血管代谢紊乱状态,辅酶Q10的自身合成能力降低,每天从饮食中获取的辅酶Q10的量很少,仅为3~6 mg,对于需要改善血压的CMD患者,建议可以考虑每天摄入100 mg辅酶Q10补充剂

 

作者简介

杨燕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副院长,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营养膳食与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的防治。迄今为止共发表SCI学术论文90余篇。作为参与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作为编委参加多本统编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和预防医学五年制专业教材的编写;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参考文献

Zhao D, Liang Y, Dai S, et al. Dose-Response Effect of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mong Patients with Cardiometabolic Disorders: A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Assess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22,13(6): 2180–2194.

doi: 10.1093/advances/nmac100.